close

  法制網北京6月9日訊 記者 郄建榮 120個城市重點污染企業排放數據公開無一城市達到及格線,由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今日在京共同發佈的120城市污染源信息公開(PITI)指數評價結果(以下簡稱評價結果)顯示,其中,93 個評價城市因未公佈相關數據實際得分為零。
  環保組織說,根據評價結果,120個城市重點污染企業排放數據天津、沈陽得 7.6 分,併列第一;93 個評價城市因未公佈相關數據,不得分。
  此外,在PRTR(污染物排放和轉移登記制度)信息公開中,120 個評價城市中,僅 27 個城市公佈了污染物排放數據,但這 27 個城市得分並不高。兩家環保組織認為,其中原因一是由於公佈企業數量遠低於應該公開的重點企業數量,二是公開數據的污染物種類非常有限,與中國相關法規的要求有顯著差距。
  環保組織稱,企業排放數據少有公開,不但導致多數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開水平嚴重偏低,也導致社區對企業缺乏信任,甚至成為引發群體性事件的誘因。
  “自中國確立環評制度,已經過去 30 餘年。令人遺憾的是,‘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現象依然廣泛存在。為什麼中國的環評制度未能起到在西方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對此,環保組織認為,重要原因是中國僅僅複製了其技術評估部分,而忽略了對確保環評質量和有效性至關重要的公眾參與部分。
  2013年11月14日,環保部出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
  其中要求自2014年1月1日,環評報告書須全文公開。
  對此,環保組織稱,120個評價城市中,42個城市公開了環評全文,但公眾參與程序的缺陷導致知情依然不足。
  “環評報告全文公開為公眾知情參與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但僅有全文公開還不夠,還必須輔之以一系列的信息披露的手段,以確保公眾夠可以有效獲取信息。其中征求公眾意見的時間就是一個關鍵指標。”評價結果透露,42 個公佈了環評全文的城市中僅僅北京在環評公眾參與過程中引入了社區交流,無一個城市的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聽證會通過電視或網絡進行直播。
  環保組織說,環評公眾參與難落實,造成環境決策缺乏公眾知情參與。環保組織認為,在環評報告全文發佈和提供充分的評價期外,還需要建立細化的公眾參與的流程。
  環保組織對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取得的進展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表示,中國在污染源數據實時公開和環評報告全文公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環保組織建議,擴展在線監測實時公開,以社會監督剋服環境執法障礙;全面、及時、完整地發佈污染源日常監管信息,將季報發佈和日常發佈整合到一個平臺上;發佈需要強制性披露的污染物名單,對建立統一平臺提出法規要求。
  此外他們還建議,儘快修訂《環評法》,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建立細化的公眾參與流程,以會議和非會議等形式保證環境決策的公眾知情。  (原標題:93個城市重點企業排放數據公開為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guwyvq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